欢迎光临GGAMen游戏资讯




台上全都不是人的选秀节目,让人“心慌慌”

2025-05-19 217


灯光舞台就绪,音乐响起,一个蓝皮肤虚拟人物站上舞台中央,开始以低沉有磁性的声音唱起歌来。

她穿着海草般的金属色服装,头发竖起又轻轻摇摆,看起来自信十足。现场诡异迷幻,不小心会以为在看《阿凡达》的综艺节目版。这幕来自 Fox 电视台最近的歌唱选秀节目《Alter Ego》。投射到台上的是 AR 虚拟形象,真正的表演者穿着动作捕捉服,藏在后台完成华丽转音。

一群虚拟形象选秀,是什样画风?

“Alter Ego”是拉丁文,意思是“另一个自我”,这档歌唱选秀节目 9 月开播,就像《蒙面歌王》,希望抛开外表条件,单从歌唱力选出“下一个美国超级巨星”。获胜选手有奖金 10 万美元,和出道出专辑的机会。

与转凳面具相比,《Alter Ego》真让社恐松一口气:本人不需上台,AR 虚拟形象为你扛下一切压力,只管在后台放心表演。于是聚光灯下,红橙黄绿蓝靛紫各色皮肤的虚拟形象飙歌,都有自己的艺名和浮夸的造型。

动作捕捉和即时渲染技术支援下,表演者每个媚眼、每次扭臀,不经意拨动蓬松秀发或潸然落泪,都能活灵活现透过 AR 虚拟形象表现。

开头提及的蓝皮肤选手名叫“SEVEN”,真人表演者 Kyara 因声线低沉,自小被笑像男生,现实生活非常缺乏自信。演唱结束后,她跟评审分享故事:

从小到大,人们对我的外貌和声音指指点点……站在这里,我可以真正做自己,我不再需要害怕。

说罢,后台的 Kyara 哭了,SEVEN 蓝绿色的脸也多了两行眼泪。

《Alter Ego》效果自然流畅,《Rolling Stone》报导,制作组花了至少一年研发技术。台上表演的 3D 形象,由 Silver Spoon 工作室和 AR 公司 Lulu 协助制作。制作组会让选手填写表格,列出对虚拟化身的期待和想像,设计好基础形象后,再与选手一起调整并挑选服装。效果炫酷的裙子需要 4 小时设计。

现场有 14 台摄影机,有 8 台都使用高阶追踪技术。摄影棚顶还设置数千个红外线反射标记,以帮助摄影机定位。选手表演时以 Unreal 引擎即时渲染和叠加 AR 虚拟形象。几周内制作 22 个虚拟形象,并完成 65 场即时渲染的 AR 舞台录制。

与收视率、评论相比,《Alter Ego》引起的讨论可能更有价值。

有观点认为,这种新技术会为电视节目甚至整个娱乐业带来改变。网络的看法好坏参半:一些人觉得诡异可怕,另一些则认为虚拟形象给更多普通人大放异彩的机会。

虚拟形象背后的自我和“灵魂”

被《Alter Ego》吸引的选手,大部分比想像更素人。有为孩子放弃音乐事业的母亲、有年华逝去的秃头老人、有遭歧视的大尺寸女孩,还有罹患妥瑞氏症、害怕舞台、缺乏自信等各种人。

▲ 选手认为自己很平凡,于是选择烟熏妆、刺青、叛逆男孩的虚拟形象。

以 60 岁 Matthew Lord 为例,他原本是歌剧演员,因疫情失业如今只能开卡车维生。与真人相比,虚拟形象更年轻也更瘦,还有一头茂密秀发,这给他“再拼一次”的信心。

我已经老了。电视和音乐业是适合年轻人的行业,没有位置给我这样的人……而这个节目给我一个机会。

▲ Matthew Lord 和虚拟形象。

现实确实残酷,这些人因年龄、身材、外貌不够出众,现实中关上通往音乐梦的大门。在《Alter Ego》,有更高、更瘦、更年轻、更炫酷的虚拟形象带来安全感,选手统统风趣幽默,变身“社交高手”,以声音、表情和肢体动作散发魅力。

藏在虚拟形象背后的,不只《Alter Ego》选手。这两年虚拟主播(VTuber)崛起,YouTube、B 站、Twitch 等影音平台到处可见,也是虚拟形象出镜(画风多偏动漫二次元),真人在幕后配音和动作捕捉,透过聊天、展示歌舞、玩游戏等即时互动,给观众陪伴感,真人通称为“中之人”。

不少中之人都与《Alter Ego》选手有相似感受,认为藏在虚拟形象背后,可以完成很多日常难实现的事。

Twitch 主播 Bunny_Gif 偶尔也会用虚拟形象直播。在她看来,这种方式提供一大堆真人直播没有的自由──更舒服地表达自己,如穿着睡衣直播,素颜或头发乱糟糟也不用担心掉粉。即使隔着虚拟形象,粉丝也能感受到中之人的魅力,认为他们是皮里面的灵魂。

日本绊爱(Kizuna AI)据称是世界第一个虚拟主播,原本中之人名叫“春日望”,2019 年公司推出 3 个新中之人,希望绊爱分身化经营,并将春日望边缘化,引起粉丝抗议。

▲ 绊爱。

日本调查公司 User Local 统计,YouTube 有超过 16,000 名虚拟主播。B 站 12 周年演讲,CEO 陈睿透露称有 32,412 位虚拟主播在 B 站开播。虚拟形象不仅有更多力量、舞台和可能性,也成了极具潜力的生意。

未来人人都能当虚拟偶像?

今天要以动漫二次元“制作人”形象成为虚拟主播,门槛并不算高,只需要找绘师设计形象,再做出可动模型,配合脸部、动作捕捉等技术,就能快速出道。打开网络搜寻,也能找到各种免费软件和教学。

但如果要制作更精细的 3D 虚拟形象,追求像《Alter Ego》现场更立体的效果,还有些棘手。以 CodeMiko 为例,她是 Twitch 最受欢迎的虚拟主播之一,粉丝数超过 80 万。创作者/中之人有动画工作室经验,疫情时被解雇,决定先负债购买昂贵设备,尝试在 Twitch 直播。单动作捕捉服就花了 13,500 美元(还是独立开发者半价优惠)。

▲ CodeMiko。

随着技术发展,成本必会逐渐降低。引用美国普普艺术之父安迪·沃荷的话:未来每个人都有可能当 15 分钟偶像。

举个例子,Ready Player Me、MetaHuman Creator 等虚拟形象创建平台出现,让每人都可几分钟内捏出想要的 3D 虚拟形象,更逼真写实立体,绝不是中国同类型节目的“照骗”水准,既节省金钱和时间,也保住设计师的头发。

▲ MetaHuman Creator。

甚至未来虚拟偶像完全由 AI 驱动,输入脑洞和人设,一颦一笑都可由人工智能代劳。

▲ 超写实数位人 AYAYI。

每次听到经纪公司说虚拟偶像“永不崩坏”总是存疑。因事实证明,从建模、渲染、中之人到企划等,每个“造星”环节都有可能翻车。

但如果人人都可创造虚拟偶像,情况会不会不一样?

《金融时报》报导,资深创意总监 Jerry Stafford 表示,这届明星网红的完美模样,本就是整容和滤镜制造的;虚拟偶像受追捧也不无道理。

曾经我们将幻想和欲望投射到艺人身上,也许未来我们会投射到自己的虚拟形象。或许真有那种未来,每个人都能同时当偶像和粉丝,散发魅力也为自己欢呼尖叫。

(本文由 爱范儿 授权转载;首图来源:影片截图)

2021-11-21 03:56:00

标签:   游戏头条 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游戏财经 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科技新闻 ggamen ggamen游戏新闻网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科技新闻 科技新闻网 新闻网 ggamen游戏财经 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资讯头条 ggamen科技 ggamen科技资讯 资讯头条 游戏头条
218